身后的篓子里,除了海鲜,海菜,还有水。重得很。来到镇上,几人才有一种解脱的感觉。他们直奔供销社,不管今天能买到什么,起码要把篓子里的东西卖掉。叶小蕊他们这次收获的,是镇上少有的螃蟹和鱼。...
叶小蕊感到二妹的注视,没有回头,依然继续往前走。
这一路,除了叶小强时不时说几句话,她们都没有说话。
这天太热了,她们还要保存体力。
身后的篓子里,除了海鲜,海菜,还有水。
重得很。
来到镇上,几人才有一种解脱的感觉。
他们直奔供销社,不管今天能买到什么,起码要把篓子里的东西卖掉。
叶小蕊他们这次收获的,是镇上少有的螃蟹和鱼。
叶小蕊篓子里的海菜很普通,三分钱一斤,得到了两毛钱。
螃蟹和鱼贵一点,换到了四块三毛钱。
叶小兰他们篓子里的也差不多,换到了五块七毛三分钱。
换到了钱后,他们快步走到供销社售卖的地方。
买到了最后的三斤粗粮,和两斤细粮。
叶小蕊都没有要,姜家还有,就让叶小兰和叶小强带回去。
买好东西,在镇上看了看。村里大部分人都在忙着赚工分,像他们来镇上的,很少。
走了几十米,也未必能见到一个人。
买好了粮食,他们又马不停蹄地回去了。
一路上没有停歇,相当于连续走了两个小时。
叶小蕊回到家后,进了空间里,好好地休息,也就是发呆了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。
出来后,不过也就几分钟的时间。
她出来拿了一些工具,到空间里,做烤生蚝。
先把蒜切成蒜末,放置在一旁。切多了也没关系,以后大把有用得上的地方。
用几个大石块,堆了一个简易灶台。在上面,放了一张铁网。
把这两天收获的大生蚝,都放置在铁网上,掰开生蚝一边的壳。
把切好的蒜蓉和切碎的小米椒放进去,刺啦刺啦的烤着。
味道没有其他烧烤的味道浓郁,可这滋味,新鲜的很。
过了几分钟,叶小蕊就有些等不及了。赶紧拿起一个,但被烫得又放了下来。
把自己的手指放在小溪里,冰凉冰凉的感觉,一下就好了。
她拿了一个有点厚度的手套,左手拿着,右手拿着勺子,直接把生蚝铲出来,送到她的嘴里。
生蚝的鲜味,让她忍不住满意地点头。
就是要这个味!
一边烤着,一边吃着。烤好的生蚝,都会保持着最佳的状态。
只有拿出空间,才会随着时间流逝,而慢慢变凉。
身边的生蚝壳,越来越多,面前灶台下的柴火,也越烧越多。
烫手的草木灰,还在那儿挨着燃烧的柴火,发热着。
叶小蕊这一次,吃的非常过瘾。把这些生蚝壳清晰干净,晾着。
说不定,以后还会有需要用到的时候,先不扔。
吃饱了,就可以继续干活。除了给婆家人做烤生蚝,弟弟妹妹们,也要尝一尝。
她不觉得这样有多累,反而觉得,乐在其中。
此刻的她,就是一个厨师,只要得到别人的认可,一切的辛苦,都不是辛苦。
同时,她还用另外一个大锅,等大锅干了后,在底部放一点先前炸好的猪油。
把放在铁盆里的肥猪肉,统统放进去,小火慢慢炸,随后就出了空间。
她不能只顾着空间,姜家的厨房,也要做好准备。
里外找了几圈,才找到合适拿来装油的坛子。
在灶台上,有一个合适装油的小罐子。但罐子太小了,明显就是不合适的。
进空间后,锅里的猪肉,已经炸好了。
她把猪油渣捞出来,这可是一道美食。
先给自己开口,很脆,没有会蹦牙的硬。很好吃,忍不住又来了一个。
“好吃!”叶小蕊自我感叹了一句,就用勺子,把猪油装进坛子里。
以后家里炒菜,都可以光明正大的放油了。
更何况,鱼油,也不是不可以。只是他们在岸边赶海的鱼,个头不大,里面都没有多少鱼油。
把所有的猪肉装出来,整整装了两个坛子。
锅里的猪油,也不能浪费。
叶小蕊把处理好的鱼肉放进去,慢慢地煎。煎了一条又一条,非常的香。
一次性弄好,后续想吃,就可以直接拿出来。
如果她没有记错的话,明天出海捕鱼的人,就会回来了。
到时候看看,能不能买点大鱼,自家吃,味道应该很不错。
把蒜蓉烤生蚝和煎酥鱼放置好干净的大盘里,等外面的时间过半个小时后,她就拿去叶家。
中午刚折断的甘蔗,如今也要开始学着书中的模样,研究研究红糖是如何制作而成的。
仔细地按照每一个步骤,把甘蔗水压榨出来。
在空间里忙碌了好久,才弄好一半的步骤。
人工的速度,的确会慢一些。
但没关系,熟能生巧。做多一两次,也就熟悉怎么做,她也可以用竹子制作一些工具。
制作工具的道具,她还是挺多的。
把残余的甘蔗渣渣处理好后,她端着蒜蓉烤生蚝和煎酥鱼,又装了一大把的油渣的大盘.
油渣是之前剩下的,数量挺多的。
从空间里出来,在大盆的上面,盖上一个盖子,挡住香味的散发,也别让别人看到,大盆里装着什么。
她托着大盆的底部,还能感受到那一股温热的手感。
在空间里放着就是好,做好了,是热的。等拿出来,也是热的。
下午,村里大部分的村民,都去赚工分了。
这一路,她也没有遇到几个人。省去了打招呼的麻烦。
来到叶家,看到在院子里晒海菜的三妹叶小梅,挥了挥手。
“三妹!”
叶小梅今年十七年,没有念过书。家里穷,但认识自己的名字,也会写。
“大姐,你回来啦!”
“什么回来了,你大姐的家,以后不在我们这儿了。”说这话的人,就是他们的妈妈刘招娣。
这句话,让后面出来的叶小兰,听了都不舒服。
“妈,大姐是嫁出去,但她还是我们家的人。”
叶小兰的心里不舒服,也要把这话说出来。
刘招娣瞥了她一眼,“我有说错吗?嫁人了,那就是别家的人。”
叶小兰想反驳,但被叶小蕊拦住了。
刘招娣如今肚子不小,倘若真的被气到了,那就要去医院生孩子了。
“没事,我做了点吃的。分量不少,大家都能吃。”
叶小蕊走进厨房,把盖子打开,一股扑鼻的香味席卷而来。
这一点还不够,还要另外再拿一个碗,拿了几个蒜蓉烤生蚝。叶小蕊看着刘招娣的表情,又看了一眼她的肚子,有微微凸起的模样。刘招娣哎哟了一声,带着力度拍了自己的肚子。“你这小子,干嘛踢你老妈,等你出来了,你妈就要拿棍子揍你。”...
“哇!姐,你把姐夫家的油渣都带过来了吗?”叶小梅惊喜地说着,身子靠前,很想吃。
但姐姐没说可以吃,她就不吃。
“带了一些,家里还有。你们吃吧。煎酥鱼,用的是这两天赶海收回来的鱼做成的,味道挺好吃的。蒜蓉烤生蚝还有点烫,你们等会儿吃。总共有三十个,你们看着来分。”
叶家有刘招娣,和她的七个弟弟妹妹。还没出生的孩子,也要算上。
三十个蒜蓉烤生蚝,九个人分。
下回,她试着把生蚝挖出来。生蚝的壳,占据的位置大,她都没放多少,大盆就满了。
刘招娣对他们不是很好,但他们还是依然把食物的第一份,给刘招娣。
“哇!大姐,真的好好吃啊!”叶小鑫一下就喜欢了猪油渣的味道。
经常吃惯了海鲜,觉得猪肉渣真的很好吃。
如果以后还可以吃,那就更好了。
“嗯嗯,这个小酥鱼才好吃。海里的鱼,肉质就是嫩。加上大姐的厨艺,味道更好了。”
姐弟妹们一人一个,吃的不亦乐乎。可总有人,要扫兴。
“就这么点,哪里够塞牙缝的。”
叶小蕊正准备说什么,就被叶小鑫抢先一步。
“妈,你要是嫌不够吃,你就跟我们一块儿去赶海。村里的婶婶,都快生了,一样去赶海,也没有什么......”
叶小蕊上手,捂着叶小鑫略微有些油的嘴,神情微微严肃,“不要这样跟妈说话。”
叶小鑫撇了撇嘴,抓了一小把猪肉渣,就往嘴里塞,泄愤地咀嚼着。
她拿过小碗,继续抓了一条鱼和一把猪肉渣,放进小碗。
在刘招娣瞪大的目光下,瞪回去!
“弟弟妹妹们还在海边赶海,这些是给他们留的!”
这一点还不够,还要另外再拿一个碗,拿了几个蒜蓉烤生蚝。
叶小蕊看着刘招娣的表情,又看了一眼她的肚子,有微微凸起的模样。
刘招娣哎哟了一声,带着力度拍了自己的肚子。
“你这小子,干嘛踢你老妈,等你出来了,你妈就要拿棍子揍你。”
在肚子里的孩子,不听她的威胁,多踢了两脚。
叶小蕊看着外面天色差不多了,把清空了的大盆的带上,跟弟妹们告别后,就回家了。
姜振国和方爱华下班回来,一下就闻到了煎鱼的香味。
走进来一看,就看到了辣椒炒蛤蜊,蒜蓉烤生蚝,煎酥鱼,以及清蒸大螃蟹。
“小蕊,你今天赶海收获了这么多啊?还去镇上买了辣椒和蒜?还熬制了油?”方爱华看到桌上的吃食,更为震惊的是熬制了油。
这一闻就是猪肉油的味道,花了不少钱啊……
幸好今天把镇上的房子都租出去了,明天她跟振国,把镇上的房子东西收拾收拾,拿到村里来。
每个月还能有五块钱的收入,应该也够儿媳妇花的。
花的有点大手大脚,可吃着这样的饭菜,真的好有滋味!
从前吃着寡淡无味的窝窝头和水煮海菜,后来去了镇上上班,一个月会去一次国营大饭店吃。
叶小蕊看方爱华没有责怪她,便老老实实的点了点头。
“妈,今天在村里的收获不错。抓了好几只螃蟹,拿到供销社换了不少钱。手里正好有肉票,就买了最后一点肉。煎好的油放在了坛子里,以后我们餐餐都加一点油。”
天天干活这么辛苦,没有点油水,整个人的精力都不足。
她还抓了好多的海肠,但不知道他们吃不吃。
今天晚上没有主动做,而是决定先问一问。
“爸,妈。平时你们吃海肠吃的多吗?”
即便住在村里靠近海,但不是每一个人都喜欢吃海肠的。
光是海肠的模样,就有一些村民接受不了。
只有饿到非常难受,肠胃打结的状态,才会吃海肠。
姜振国一说到海肠,整个人的眼睛都发亮了。
“小蕊,这个可好吃了。等爸妈什么时候休息,就去海边抓海肠。你可能不知道,我们俩就是因为海肠,加深了感情!”
姜振国夹了一条煎酥鱼,味道很好吃,比国营大饭店的味道更好一些。
不过……他在国营大饭店,很少吃到煎酥鱼。
在国营大饭店可是要交粮票和肉票的,不是给钱就能吃的。
煎酥鱼,一听就很费油。
方爱华在一旁接话,吃了一口蒜蓉生蚝,好吃的连连点头。
“对呀,那时候,父母之命媒妁之言,我们俩对彼此不很熟悉。但想着彼此都不差,也就答应了。那时候他在镇上上班,我还没有名额。我跟你现在一样,天天都去赶海,有一次海肠大丰收!”
叶小蕊在一旁边吃边听,才知道原来是美食,加深了二人的感情。
后来姜振国和方爱华发现,他们俩的口味很像,有共同喜欢吃的食物,也有共同不喜欢吃的食物。
“嗯~小蕊的厨艺太好了!”
方爱华爱上了今天的晚餐,如果以后都有这样子的晚餐吃,她会很期待每天下班,回到家的时候。
姜振国在一旁连连点头,他也觉得非常好吃,手下的动作都没停。
叶小蕊嘴角弯了弯,非常喜欢吃的人,夸赞她的厨艺。
不过……公公婆婆喜欢吃海肠,那她明天就可以放手弄一弄。
“爸妈喜欢就好。”
方爱华再一次重重点头,昨天吃叶小蕊做的晚饭,味道本就很好。
今天的更好。
她把目光放在煎酥鱼,还有那一小碟炸油渣。
“小蕊,虽然你才嫁过来几天,但是爸妈都信任你。以后家里就交给你了,手里的钱粮不够,一定要跟妈讲!”
叶小蕊没想到自己做的吃食,没有被说浪费食材,反而更加鼓励她。
这话,她听着也开心。
只有手里的材料足够,叶小蕊就能做出更好的美食。
不过她空间里大把的食材,种了非常多的葱姜蒜,花椒,八角等等调料。即便穿越之前并没有购买多少调料,但她空间里有种植。
海鲜本身的味道,都很好吃。但经过加工,会更好吃。
如果不是因为现在大环境还没有开放,她都想摆摊,去卖生蚝等等的海鲜食物。
她很期待开放那一天,她要摆摊做老板!
叶小蕊把篓子里的海肠放到缸里面,特意喊了一声在厨房里准备做早饭的方爱华。“妈!”她今天回来的早,方爱华还没来得及做早饭。叶小蕊快速的跑了进来,手里还拿着篮子,里面放着昨日抓回来的海肠,都已经被处理好。...
正当叶小蕊三人吃得开心时,院门被敲响,同时也传来了说话声。
“小蕊在家吗?”
叶小蕊疑惑地看向门外,这一道声音她并不熟悉。
她放下了手中的筷子,从饭厅里走了出来。
姜家吃饭的地方,有一个专门的饭厅。倘若他们在院子里吃饭,有人过来找,一进来就什么都看到了。
他们更喜欢低调一些。
尤其是夫妻二人在镇上都有工作,还有一个那么能干的儿子的情况下,他们更希望低调一些。
叶小蕊走出院子,闻着空气中已经被海风飘散了的香味,不怕被门外的人闻到。
“小蕊,今天非常谢谢你救了我的儿子!这可是我们全家的命根子!这些都是我拿来的谢礼,东西不贵,希望你收下。”
这话一出,叶小蕊就知道对方是谁了。
还没开口讲话,手里就被塞了满满的东西。
东西的确不贵,但仅限于自己赶海时捡到的不贵。要拿去镇上的供销社,这些东西都能换到几块钱。
“谢谢小蕊姐姐!太谢谢你了!”芳嫂身后的王小仓,朝着叶小蕊鞠躬。
“方嫂,小仓,你们太客气了。今天不论是谁看到小仓,都会去救的。以后还是要多注意,在海边生活,也有很多危险。”
叶小蕊讲述了今天王小仓,在浅水区的危险。那一道一道的浪,就像是催命的一样。
方嫂一听,更加觉得自己拿过来的东西,是足够的。她儿子的命,对于全家来说,可重要的很。
“应该的应该的!这些东西你就收着!我家小仓能活着,都是因为你救了他。”
方嫂越说,心里越难受。
她在来的路上一直都在想,如果没人救她儿子,可怎么办啊。
先前还觉得,叶小蕊嫁过来后就不用去赚工分。好多妇人都在背后嚼舌根,但心理都是以羡慕嫉妒为主。
现在看来,幸好叶小蕊没有去赚工分。
她儿子,也因为叶小蕊活了下来。
在门口被方嫂硬塞了一会儿,叶小蕊才得以脱身,无奈的抱着这些已经晒干了的海货,走进了院子,关上了门。
方爱华知道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,“他们家生了几个女儿,好不容易生到这么一个儿子。家里都宝贝的很,要是真的出事儿。那后果,都不敢想象……”
重男轻女,这四个字一下就出现在叶小蕊的脑海里。
这是时代的传统思想,她也说不了什么。
但她娘家……没有多少重男轻女的思想,而是对他们这些孩子,根本没有什么感情。
叶小蕊占据了原主的身体,在记忆中,弟弟妹妹都非常的好。
所以,她愿意对弟弟妹妹好。
对于刘招娣,只能说,她会把该尽的孝道尽了。
“小蕊,就算你现在是一个大人,在出海时也一定要小心!知道吗?就算你不去赶海,爸妈也是养得起你的!”
方爱华的一句话,让叶小蕊的心脏扑通了一下。
她感受到了对方散发出来的母爱和关心,心里不由的酸酸的,胀胀的。
眼眶有些湿润,但她没有表现出来。
“好,妈。你就放心好了,我肯定会注意的!”
叶小蕊跟公公婆婆,聊起了明天出海的船只要回来的事情。
这一次,她的手里有钱,看到稀罕的海鲜,能买就买回来。
实在不行,她就在空间里学游泳和潜水。学会了就去海里,自己捞!
“明天肯定会有很多大货!你想买什么就买什么!”
方爱华把今天收到的五块钱,交给了她。
“但不要买太多,这个天气放久了,海鲜也会坏的。”
叶小蕊认可的点了点头,贪多嚼不烂。
但前提是,她有一个可以保鲜的空间,不用担心这些海货会被放坏。
第二天。
叶小蕊很早就起来,先去海里逛了一圈。收获了无数的海货,一部分留在笼子里,一部分全部收进空间里。
看着一望无际的大海,她想下海看一看。
学游泳和潜水的心,在此刻越发的激烈。
今天的运气实在不错,又抓到了几只青蟹和红爪蟹。
不过她今天不打算拿去供销社换钱,她手里的钱不少。
今天早上一早醒来,她就已经完成了五张订单。
如今,总共有十二张一斤肉票,十张豆票,九张肥皂票,十张灯泡票,一张购煤票,十五张一斤全国粮票,三张棉花票,一张十尺布票,五张一两盐票,五张工业券,六张糖票,两张酒票,两张鞋票。
钱,也有五十五块四毛钱。
拥有如此多的票券和钱,她去供销社购买东西都不用害怕,手上有不够的票。
不过她并不打算在供销社购买,供销社的资源紧缺,数量很少,去晚了还未必买得到。
昨天公公婆婆都说他们喜欢吃海肠,今天可以再去抓一些。
当她回来时,身后背着的篓子里,什么海鲜都有,都装满了。
叶小蕊把篓子里的海肠放到缸里面,特意喊了一声在厨房里准备做早饭的方爱华。
“妈!”
她今天回来的早,方爱华还没来得及做早饭。
叶小蕊快速的跑了进来,手里还拿着篮子,里面放着昨日抓回来的海肠,都已经被处理好。
“妈,今天早上吃海肠炒饭!”
方爱华了然,看向一旁的灶台,难怪一大早醒来就看到了煮好的饭。
叶小蕊早早的回来也是担心方爱华,舍不得放油,做出来的早饭味道淡淡的。
一大早就吃如此寡淡的早饭,这不是她想要的。
早晨,应该从美味的早饭开始。
方爱华看她已经跃跃欲试的想要动手,便把灶台的位置让出来。
“行,那你来弄。妈去把炉子里的东西整理出来。”
赶海的时候只有一个篓子,捡到什么东西就往里面放。
回家了自然要分一分,尤其是那些贝类,也要拿出来吐吐沙,吃起来才不会吃到沙子。
叶小蕊动作非常的麻利,倒猪油的量一点儿也不少。
只一会儿,猪油的方向就从锅里飘了出来,把食材倒进锅中,手中的锅铲一下又一下的铲着。
方爱华连连点头,心里有些惭愧。儿子进部队这么多年,她都没有寄过吃食过去。“妈还是那一句话。钱和票不够了,一定要跟妈讲。”这么好的儿媳妇,一定要好好的对待,可不能让他寒了心。...
冒着滋滋香味的猪油,做出的海肠炒饭,味道非常的香醇。
“爸,妈!我做好了!”
叶小蕊刚一转头,就看到在窗台上站着的姜振国和方爱华,他们俩的目光都在锅里。
还没有尝到海肠炒饭的味道,他们就已经断定,他们今天吃的海肠炒饭,肯定比以往所知的,海肠炒饭味道更香。
没想到自家儿子的眼光这么好,找到一个自己喜欢的女子结婚,还能品尝到对方如此好的厨艺。
不对不对,儿子早早的就去了部队。
只有他们夫妻二人,才品尝到了儿媳妇做的美食。
叶小蕊把做好的海肠炒饭装进海碗,每一个碗都装得满满的。
另外拿出了两个铁质的饭盒,往里面又装了两份满满的海肠炒饭。
工厂里有食堂,但用油量没有自家放的多,味道没有那么香。
公公婆婆都喜欢海肠炒饭,她今天早上做出来的分量,够三个人吃两顿的。
姜振国和方爱华享受着海肠炒饭的美味,看到儿媳妇,还把剩余的海肠炒饭装进饭盒里,他们更为的激动了。
“小蕊,你的厨艺可真好!”方爱华再一次说道。
有这样好厨艺的儿媳妇,谁还愿意去吃食堂啊!
不过她也只是想一想,不能太辛苦儿媳妇了。
“妈,你有哲彦部队的地址吗?我想做一些辣酱,和肉酱送过去。他在那边应该没什么吃食,送点家的味道。”叶小蕊突然说道。
空间里做的辣酱和肉酱,实在是太多了,他们三个人吃不完。只放在空间里摆着,叶小蕊觉得非常的可惜。
跟姜哲彦,在原主记忆和她的记忆中。
虽然只相处了几天,但总体的感觉还是非常好的。
在北方的生活,如今的环境下,有一些艰苦。
把辣酱,肉酱,咸鱼干和各种海菜寄过去,也让远在他方的对象,能够想起她。
当然,还要写一封信。
原主是读过二年级的,认识不少的字,写一封信是没问题的。
“有。我现在就把地址写给你,别看爸妈平时都忙着上班,但你有什么事儿要让我们来帮忙。千万不要客气,尽管说。”
方爱华连连点头,心里有些惭愧。
儿子进部队这么多年,她都没有寄过吃食过去。
“妈还是那一句话。钱和票不够了,一定要跟妈讲。”
这么好的儿媳妇,一定要好好的对待,可不能让他寒了心。
尤其是儿子,在部队一待,就要待好几个月,甚至一年的时间,夫妻二人久久不能见面。
他们要对儿媳妇好一些,让她对儿子的印象也好一些。
叶小蕊笑了笑,当做点头答应了。
姜振国和方爱华瞧着快到上班的时间,赶紧带着饭盒,就骑自行车去镇上上班了。
在家里待着的叶小蕊,这几天都去了赶海,每天收获的都不少。
但现在吃完饭后,她并不想去赶海。
把院门锁好,就进了空间。
看着空间里收获好的瓜果蔬菜,她一个人完全吃不过来。
选取一部分,在小溪里洗干净,放在簸箕晾着,等会儿做成咸菜。
空间里的棉花已经成熟了,叶小蕊把棉花都收集起来,等有空了就可以织布。
先前,她试过两三次用织布机织布,不说技术有多好,但起码织出来的布都是好的。
要拿来编织篓子的竹片不多了,她又去砍了几根竹子。
还不忘把昨天做到一半的红糖,做好了。
看着的效果不是很好,冲了一杯红糖水,味道差不多,她就没有在意。
只要不把成品拿出空间,直接将泡好的红糖水装给方爱华,就可以了。
至于刘招娣那儿,她会去镇上的供销社买红糖,再把红糖给她。
上回在黑市里购买的红糖,跟她自己做起来的对比,还是她做的更好。
把前几天在空间里晒好的稻谷,全部都装起来,拿到了谷风机一旁。
在出米的地方,放上一个她自己编织的箩筐。
把稻谷倒进谷风车的最上方,右手提前先转动把手,打开一旁的开关。
右侧的口,将稻谷的外壳脱落后吹出来,剩下的都是米粒,从出口处掉进了箩筐中。
来来回回几次,就装满了一箩筐,大约五六十斤的大米。
不用去镇上购买粮食,这些大米就够他们吃一段时间。
她还种了小麦,不过还没有成熟,等到收货的时候再把小麦弄成面粉。
空间里,有她买的非常多的制作机器。
凡是自己感兴趣的,她都买了。
辣酱已经做好了好多,她决定做几坛肉酱。
被她宰好的猪,剩余好多肉都没有机会拿出去。
如今正好,可以把这些猪肉都处理了。
弄好这些后,她开始处理棉花,随后又把已经开了的花剪下来,保存它们最完美的时候。
瞧着时间还有很多,出海的船只还没有回来,挖了一个专门用来游泳的池子。
在里面游了一会儿,感觉自己渐渐的适应了游泳的节奏。
门外传来了敲门声,叶小蕊赶紧从池子里起来,换了一身干爽的衣服。
几分钟的时间,在外面只过了几秒钟。
叶小蕊打开院子大门,看到了自家二妹一脸急促的模样。
“大姐……”
话语中带着哽咽,眼泪无声的从眼角落下来。
“爸没了,爸在海里遇难了。妈听到这个消息,裤子流了好多的血,整个人都瘫在地上。”
突然的一句话,叶小蕊整个人都惊住了。
她反应快速的把院门锁上,叮当当系统兑换的钱都在空间里,她就不用跑回去拿钱。
“快,我们先把妈送去医院!”叶小蕊一边跑一边说道。
叶小兰在后面追着,“我已经让小梅去找村长,借一辆推车,我们把妈送去医院。”
刘招娣平时对他们不好,但终究都是他们的妈妈。遇到这样的事情,他们心里好慌。
她一慌,就想过来找大姐。只要大姐在她身边,她就不会慌。
叶小蕊过来叶家,看到了在厨房里坐在血泊中的刘招娣。
尽管二人并没有什么感情基础,但看到这一幕,叶小蕊感觉自己的心被揪起来了。
叶小兰和叶小梅,如今都跟着村里人一块儿去劳作,剩下四妹叶小竹带着其他的弟妹。她过来时,叶小强和叶小鑫去赶海,希望能捡到更多的海货。不过几天的时间,生活的压力,都在他们的身上。...
叶小梅把村长他们请了过来,后面还跟着一辆推车。
在叶家的门口,村民们都围坐一团,看到厨房里的那一滩血渍,无不觉得有些吓人。
“这样的情况,恐怕是凶多吉少啊。这......老叶在海里遇难了,现在连老叶媳妇儿都这样。”
“幸好孩子都大了,不然就更难受了。下面还有这么多的弟妹,不知道肚子里的还能不能活下去。”
“别说了,赶紧搭把手。”
听到村民们的讨论声,叶小蕊的心里觉得更不好受了。
她快步走进厨房,用力把刘招娣拉起来,蹭到了地上和刘招娣身上的血渍,整件衣服都变得暗色。
叶小蕊的注意力都在已经昏迷了的刘招娣身上,没有在意这些。
“妈,别睡,赶紧醒醒,不要再睡了。”
叶小蕊轻声呼喊她,要是一直昏迷,后续的情况会很危险。
她和叶小兰一起用力,把刘招娣搬到了推车上。
村里人看到流血这么严重,能过来帮忙的,都过来帮忙。
家里还有这么多孩子要养,爸爸并没有付出多少的父爱,但他依然是这一个家的顶梁柱。
除了叶小蕊和叶小兰,其他弟妹都待在家里。
刘招娣的情况非常的紧急,他们村里到镇上都要一个小时的路程。
尽管村长他们已经用非常快的速度,但到医院时,失血非常的严重。
刘招娣被送进了手术室,他们就站在手术室外,紧张的看着手术室的大门。
叶小蕊先去楼下缴费,仅仅是入院和基础的费用,就花了十二块钱。
她暗自庆幸,自己手里有钱。不管哪个年代,来医院看病,口袋里必须有钱。
没钱的人,总是选择熬一熬。
她刚回到手术室门外,叶小兰就冲了过来,手上的血渍都已凝固。
“大姐,呜呜。医生说,妈失血过多,救不回来了。肚子里有两个孩子,可以抢救。”
叶小蕊好看的眉头,紧紧地皱着。美好的生活,突然出现了一道裂痕。
这条裂痕,渐渐地变大。
面对这样的事情,她不知道该说些什么,伸手搂着叶小兰的胳膊,轻拍她的后背。
跟着来的村民,听到这样的消息,更加觉得叶家的几个孩子,压力大了。
爸妈都没了,以后可怎么办。
在这待了一会儿,他们就回村里了。村里还有很多事儿要做。
接下来的七天,叶小蕊带着弟妹,处理叶父和刘招娣的丧事。家里的氛围,非常的低落。
家中最‘热闹’的,就是刚出生的孩子的哭喊声。
大家都以为刘招娣这一胎怀了一个,肚子大,是因为孩子吃的多。
没想到,竟然是一对龙凤胎。取名为叶小石和叶小安,希望他们的生命,像石头一样坚韧,平平安安的活下去。
村里有两位孕妈妈,他们如今都只能麻烦她们。每次都会送粮食过去。
尽管是粗粮,但两位孕妈妈,也乐意帮忙。
结束了丧事的办理,让叶小蕊安心的一件事,自家妹妹,因为家中丧事的原因,三年不谈嫁娶。
这样也好,不要那么早结婚。等他们家富一点,找一个门当户对的,日子也能好过些。
一大早,她进入空间,把另外一块地种植的稻谷收割了,脱好谷放在箩筐中。
她拿起自己编织带盖子的果篮,装了十斤大米。
挑了一个原先摘下来的南瓜,体型很大,长度一米左右,体型比篮球要大些。
现如今,买菜也要菜票。他们的自留地,都无法种植。村里的人,每日的开销都很大。
出了空间,她提着盖上盖子的果篮,和十斤重的南瓜,去了叶家。
这已经不是叶小蕊第一次提着粮食到叶家,叶小兰等人一开始是拒绝的,但后来发现,家里处处都要花钱。
叶小兰和叶小梅,如今都跟着村里人一块儿去劳作,剩下四妹叶小竹带着其他的弟妹。
她过来时,叶小强和叶小鑫去赶海,希望能捡到更多的海货。
不过几天的时间,生活的压力,都在他们的身上。
“小竹!”叶小蕊进院子后,朝着里面喊了一声。
十五岁的叶小竹从房间里出来,手里还拿着刚换下来的尿不湿。
他们村里用的,都是用软布做成的,可以循环使用。每次用过后,洗干净晾干,下次继续用。
刚开始只准备了一个孩子的用量,如今两个孩子,都不够用。
只能每次用过后,勤快一点洗,不然就要拉在床上。
叶小蕊看到,才想起自己忽略了什么。幸好她装南瓜的,是用背篓装的,上面还有盖子。
她拿着东西走进房间,把果篮和背篓放下,把手伸进背篓里,拿出空间里她自己用织布机做成的布。
叶小竹拿着尿布出去,递给六岁的七弟,叶小坚清洗。
进入房间,就看到叶小蕊拿出来的布,惊讶地关上房门,捂着自己的嘴。
“姐,你怎么把布也拿过来了,要是被姐夫的妈妈知道,会怪你的。”
叶小竹蹙着眉头,打算把布塞进背篓,却看到了里面的大南瓜。
想塞到另一个果篮,却看到里面的大米。
叶小蕊坐在床边,伸手戳了戳睡着了的九弟和十妹,看到他们安安静静的哼唧了一声。
眉眼中,满满的温柔。
“我知道你在想什么,这些都是我婆婆同意的。我希望以后你们有能力了,也能报答一二。”
叶小蕊在跟方爱华提到弟妹时,方爱华同意她回来娘家,多帮助弟妹们。
这些粮食,在方爱华和姜振国那儿,也是过了明面的。只是,她更多是花空间里的。
叶小竹很想拒绝,可家里的情况,实在是,快揭不开锅了。
按照村里老人的话,第一个月,要给弟弟妹妹们喂奶。
第二个月,就可以喂点米糊。
“姐,我发誓,我有能力了。一定会报答大姐!”
不仅仅是因为大姐现在的付出,以前大姐对他们的好,她一直都记得。
叶小蕊笑了笑,没在这方面多说。弟妹的人品,她都是相信的。
妇人无趣地离开,叶小蕊继续往前走,背后,都已经被汗水浸湿。她拉着这么大一个行李箱,里面可是装了三十斤的东西,非常的惹人注目。身上的汗水都让衣服粘着身子,她没法不能找一个无人的巷子,换一身衣服。...
从今日开始,他们叶家十个姐弟妹,都会一起努力。
兄妹齐心,其利断金!争取现在及将来,都能过上更好的生活!
叶小蕊越来越期待开放,她想做生意,家里姐弟妹多,也能一起帮帮忙。
桌面上的那块布,原本是白色的,但被叶小蕊用植物颜料的方式,染成了深蓝色。
叶小蕊走过去,把深蓝色布匹打开,露出了里面那块没有被染色的布。
拿起那块深蓝色的布,提起来,放在叶小竹的面前,比量了一下。
她拿出来这块深蓝色的布,足足有十米长。可以给每一个弟弟妹妹,都做一身新衣裳。
但丧事刚过,做新衣服,不合适。这布,可以留着,等需要的时候,再用上。
叶小蕊了解情况,可她空间里有很多布,总要找机会,拿出来。
她现在每天都会在空间里,收获瓜果蔬菜,种植新的农作物。编织两三个果篮,簸箕和背篓等竹编品。制作一匹十米长的布,做很多的辣椒酱,肉酱和海鲜酱。
慢慢地,这些东西都堆积起来。她就想拿出空间,给大家一块儿用。
“这块白色的布,你让你二姐,缝制多几片尿布。这块深蓝色的布,先放着,等过个把月,让你二姐一个月做一件长袖。别让别人看到了。”
叶小竹连连点头,可惜了,这么好的布,现在没法拿来做新衣服。
等到天凉了,完好的衣服穿在里面,不会被其他人看到。
只是晒衣服时,需要注意。经过的村民,都是能看到的。
叶小蕊在叶家待了一会儿,就回了姜家。她前几天就想把空间里做好的猪肉脯,牛肉干,辣酱,肉酱和海鲜酱,寄给姜哲彦。
如今终于闲下来,她把东西放进她自己编织的行李箱。
晒干了的海菜,放在最底下,再放上各种酱,减少行李箱的颠簸。
坛子和坛子的中间,依然拿海菜隔开。
肉干都是用布包着,没有那么的显眼。
在角落里,塞下一封她写好两张纸的信。诉说她对他的思念,食物的吃法,和家里最近发生的事情。
把竹制的行李箱装满后,用外侧的竹编缝上,只留下一个小口。
趁着时间还早,她直接拖着行李箱,走出了姜家大门。
叶小蕊机灵地在行李箱的底部,装了几个实心的圆形竹片,拉着时,有这几个轮子在,方便受力。
去往大庆镇的路上,见到的村民,都好奇她手里的行李箱。
有些胆大的妇人,直接就过来询问。
“小姑娘,你这个箱子,在哪儿买的?”
一边说,一边探下身子,看行李箱底部的轮子。一滚一滚的,都不会扁。
“婶子,这个行李箱,是我自己做的。”
妇人没想到叶小蕊的手这么巧,既然是她做的,那就算了。
看这姑娘身上的汗水,就知道她是别的村的,走了有一段时间了。
妇人无趣地离开,叶小蕊继续往前走,背后,都已经被汗水浸湿。
她拉着这么大一个行李箱,里面可是装了三十斤的东西,非常的惹人注目。
身上的汗水都让衣服粘着身子,她没法不能找一个无人的巷子,换一身衣服。
只能拖着继续往前走,赶紧到邮局,把这个行李箱寄了。
辛辛苦苦把行李箱拖到邮局,临近中午了,走在街上的人也多。
每个人都会回头看一看,更惊奇的,还是行李箱的外形。他们还是第一次,见到如此不同的竹编行李箱。
看叶小蕊拉着手感,好像挺轻松的。
进了邮局后,跟着一块儿进来的人,更加的震惊。
尤其看她给钱如此爽快,不由得,多看了几眼。
叶小蕊离开了邮局后,感觉自己被盯上了。那一道目光非常的强烈,她假装无事的往前面走。
实际按照自己的记忆,快速走到一个无人的巷子,闪身进了空间。
跟在后面鬼鬼祟祟的男子,一开始不敢跟太紧,附近都是人,动手不方便。没成想,她居然往人少的地方走。
男人脸上的笑容,更甚了,仿佛已经看到了抢劫后的成果,整个人乐呵呵的。
一转弯,就看不到人了。男人赶紧跑上前,找了一圈都没有看到了,愤恨地甩了一下手,嘴里咒骂了几句。
他有预感,那个女人走不了多远,他也不打算走,他要在这周围多转一转,就看那女人去哪里了!
进了空间里的叶小蕊,知道那人没走,干脆在空间里待着。
看着面前一百个箩筐里的瓜果蔬菜,还有上万个鸡蛋,鸭蛋,鹅蛋分类放着。
旁边的五十个箩筐里,有着快要溢出来的大米和小麦。
四个箩筐中,是被宰了的鸡肉,猪肉,鸭肉和鹅肉。平时在空间里有时间,她就会提前宰一箩筐的肉。
空间能保持新鲜的状态,提前宰好,也能在想做菜的时候,直接用。
另一侧的十个箩筐里,放着的都是她编织的布。
二十五个箩筐里,有打磨好的面粉。
她每天都要在空间里编织箩筐,就是因为每天都要收获好多东西。
没有箩筐,空间里也没有合适的容器,可以装那些收获。
她自己编织的箩筐,想多大,就多大,方便得很。
还有其他一些暂时用不上的东西,也分类放进了箩筐中。
空间里的土地,是无限的。
一眼看过去,都是一望无际的土地。尽管她觉得自己走了很远的地方,依然看不到边。
爱好种植和各种手工的她,也在空间里种植了很多的植物。
其中,还有很多地方,专门拿来摆放这些装满了东西的箩筐。
叶小蕊看到桌子上的订单,依然是她拥有的物资。点了一下提交,相应的物资消失。
得到了各种各样的票券和十六块三毛钱,可眼前的物资,依然没有什么变化。
她看着手里的票券和现金,又看了看面前几百个装满了东西的箩筐。
决定,还是去看看,有没有人家需要粮食。
她不去黑市,就去居住区的巷子里,看一看。
不过在出空间之前,她打算得全副武装,采收几个月没有采收的蜂蜜。
直到装满了几个坛子,她才停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