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标题:《狮子王》,是不是你的童年回忆?
撰稿人 | 崔汀
华特·迪士尼病逝之后,他的哥哥罗伊·迪士尼接掌公司。
罗伊为了完成弟弟的遗愿,全身心地投入到“迪士尼世界”的建设,这是一个远比加州迪士尼乐园更加庞大的项目。
迪士尼世界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奥兰多市郊区,总面积达124平方公里。它犹如一座小型城市,矗立在美国东海岸。
1971年,迪士尼世界建成开放,罗伊在这一年辞世。兄弟俩相继告别一手创建的娱乐帝国,迪士尼公司进入曲折发展阶段。
久违的巅峰《狮子王》
华特·迪士尼不仅一名精明的商人,他还拥有极高的创作天赋。
华特深度参与了《白雪公主》《木偶奇遇记》等动画电影的创作,他可以提前把影片的故事构思在脑海里,然后声情并茂地说给同事们听。
大家听完他的讲述,往往会被感动落泪。
因此,迪士尼早期经典动画的诞生绝非偶然,得益于华特对创作的高度理解。
可惜的是,公司继任的掌舵人再也没有他这样的创作天才。
罗伊之后,迪士尼在1971~1984年间,先后三位CEO上任。
他们分别是:唐·塔图姆(1971~1976)、卡登·沃克(1976~1983)、以及罗恩·米勒(1983~1984)。
这三位CEO懂得如何让公司的有序发展,但是对内容创作缺乏敏感度。
这13年期间,迪士尼在乐园业务、电视业务上取得一定成绩。
可是,电影业务仅仅做到了坚守阵地,相继推出的《罗宾汉》(1973)、《救难小英雄》(1977)、《狐狸与猎狗》(1981)等动画长片,影片的口碑和票房皆表现平平。
1984年,迈克尔·艾斯纳成为新一任迪士尼CEO。他此前在派拉蒙担任高管,曾推动了《夺宝奇兵》制作。
迪士尼正急需一位深谙娱乐内容创作、制作之道的领导者,迈克尔·艾斯纳受到迪士尼家族的支持而入主。
迈克尔·艾斯纳“转会”的同时,还带来了他在派拉蒙的得力干将杰弗瑞·卡森伯格,后者将在动画电影领域大有作为。
迪士尼此时已经是集团化的企业,电影是旗下业务的一大版块。
杰弗瑞·卡森伯格1984年开始掌管电影制作,他不断和下属们头脑风暴,最终选定《小美人鱼》作为新一部动画长片进行项目开发。
1989年11月17日,《小美人鱼》北美公映。影片的画面考究精良,情节浪漫中带着幽默,音乐优美沁人心脾。
整部作品让观众看到了迪士尼动画黄金时期的风范,由此大获成功,全球票房收入2.11亿美元。
《小美人鱼》被视为迪士尼动画沉寂多年之后的复兴之作。
此后,迪士尼相继推出了《美女与野兽》(1991)、《阿拉丁》(1992)等动画长片,接连创下全球热卖的佳绩。
同一时期,杰弗瑞·卡森伯格想到一个关于非洲的动画点子,之后交由创作部门去丰富。
1991年,动画电影《狮子王》投入制作。影片改编自莎士比亚戏剧《哈姆雷特》,以非洲狮子为主人公,演绎了一段大草原上的王子复仇记。
1994年6月15日,《狮子王》北美公映,很快掀起了观影热潮。
这部动画电影超越了观众的年龄界限,通俗易懂的故事,细腻感人的情感,雄壮辽阔的草原美景,荡气回肠的配乐歌曲。
《狮子王》从各个角度都做到了无懈可击,在内容上呈现出史诗般的气魄。
影片在全球市场收入票房9.68亿美元,创下了当时动画电影票房新纪录。
中国内地在翌年引进了《狮子王》,是建国后内地市场首部大规模公映的进口动画电影。
《狮子王》在第二年开启了奖项收获模式,它先后夺得了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、最佳配乐;金球奖喜剧类最佳影片;安妮奖最佳动画电影等奖项。
奥斯卡奖在当时还未设立最佳动画长片奖,所以《狮子王》未能获得此项殊荣。
《狮子王》让迪士尼动画重登巅峰。可是,杰弗瑞·卡森伯格在这一年因为和CEO迈克尔·艾斯纳意见不合而离职。
杰弗瑞·卡森伯格随后和史蒂文·斯皮尔伯格、大卫·格芬联手创立了梦工厂,他负责公司的动画内容版块,未来成为和迪士尼动画分庭抗礼的竞争对手。
影史首部三维动画长片
杰弗瑞·卡森伯格离开之后,迈克尔·艾斯纳仍然要带着迪士尼前行发展。
迪士尼动画在此后陆续推出了《风中奇缘》(1995)、《花木兰》(1998)、《泰山》(1999)等作品,保持了动画电影市场的领先地位。
但是,电脑技术的突飞猛进,预示着三维动画必将崛起。
迪士尼早与一家创新型的动画公司建立合作关系,两家公司联手开创了三维动画电影时代,这家公司就是皮克斯。
皮克斯动画工作室(Pixar Animation Studio),前身是卢卡斯影业1979年创立电脑绘图部,后改组为动画部。
1984年,迪士尼动画导演约翰·拉塞特加盟卢卡斯影业,动画部开始制作三维动画短片。
1986年,史蒂夫·乔布斯斥资1000万美元收购电脑动画部,并命名为皮克斯,它从此就成为了一家独立的电脑动画公司。
1991年5月,皮克斯与迪士尼牵手,双方签署动画长片的合作协议。
皮克斯专心制作,迪士尼负责影片全球发行工作。
迈克尔·艾斯纳愿意拥抱新技术,他看到了三维动画的未来前景。
双方的合作巩固了迪士尼在动画市场的占有率,为迪士尼动画在新世纪的繁荣夯实基础。
1995年11月22日,影史首部三维动画长片《玩具总动员》北美公映,这也是首部完整采用电脑制作的动画长片,具有划时代的意义。
影片由约翰·拉塞特执导,汤姆·汉克斯配音。
《玩具总动员》凭借新技术横空出世,还有真人巨星的幕后加持,影片旋即在全球掀起票房热浪,最终收入票房3.9亿美元,皮克斯首作开门红。
三维动画具有鲜明的立体感,人物轮廓清晰,背景可以显示纵深。
三维电脑动画能够营造逼真的空间感,拥有二维动画不具备的真实感。
大银幕上观看《玩具总动员》,会给观众一种玩具真的活了的视觉冲击。
这些肉眼可见的优势,让三维动画电影逐渐成为市场主流。
《玩具总动员》之后,皮克斯相继推出了《虫虫危机》(1998)、《玩具总动员2》(1999),同样是全球卖座。
皮克斯动画的成功,不仅在于技术遥遥领先,导演约翰·拉塞特一直强调故事的重要性。
他吸收华特·迪士尼的制作经验,将故事和技术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,坚信精彩的故事才是电影的根本,由此保证皮克斯动画佳作频出。
因为皮克斯和迪士尼深度合作的关系,很多观众都以为这些作品出自迪士尼,实则迪士尼并未参与过以上三维动画电影的制作。
两家公司进入新世纪之后,一度陷入了分手风波,此乃后话。
子公司横扫奥斯卡
迪士尼的高层领导并不满足于动画电影的成功,他们一直希望能够在真人电影领域打出一片天地。
可是,迪士尼创立之初就是以动画起家,真人电影制作长久以来都不是强项。
1993年,迪士尼并购米拉麦克斯。这家公司真人电影制作经验丰富,同时又擅长发掘亚洲、欧洲的高品质电影。
它将背靠迪士尼实现奖项和票房上的双重突破。
1994年,米拉麦克斯出品了电影《低俗小说》,影片不仅拿下了法国戛纳金棕榈大奖,还在全球收入2亿美元票房。
导演昆汀·塔伦蒂诺一跃成为好莱坞炙手可热的青年电影人。
此时,迪士尼出品的电影很难获得奥斯卡重要大奖,最佳动画长片奖项尚未设立,真人电影又非所长。
米拉麦克斯作为子公司,补充了迪士尼不会去制作的成年人电影、艺术电影。
但是,迪士尼与米拉麦克斯在台前的合作显得并不紧密。
米拉麦克斯出品的电影,从制作到宣发,都很难见到迪士尼的身影,电影海报上也看不到迪士尼的LOGO。
反观迪士尼和皮克斯,两家公司当时还是合作关系。皮克斯电影的海报上有醒目的迪士尼标志,外界总是误以为双方已经合二为一。
究其原因,迪士尼更愿意保持主打青少年的市场定位,艺术电影/独立电影可以参与和扶持,但不必大张旗鼓。
1996年11月15日,米拉麦克斯出品/发行电影《英国病人》北美上映。
影片以如诗如画的氛围,讲述了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。导演安东尼·明格拉凭借出色的艺术造诣,铸就了这部影史经典。
《英国病人》在第69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,荣获了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9项大奖,米拉麦克斯风头一时无两。
迪士尼在1990年代加快了对电视领域的布局。1995年,迪士尼斥巨资190亿美元并购ABC(美国广播公司)。
从此,迪士尼的娱乐王国中又添加了电视这一新主力。
时任ABC总裁的罗伯特·艾格也加入到了迪士尼管理层,他将在下个世纪带领迪士尼飞速前进。
迪士尼进入21世纪之后,将会在电影领域创造更为耀眼夺目的成绩。
漫威、皮克斯、二十世纪福斯影业,这些声名显赫的公司都将被纳入迪士尼的版图,一系列的商业大动作改变了好莱坞的格局。
这些故事,我们留待下一篇章来讲述。
【 时 光 集 好 物 】
迪士尼百年
好集了正版好物PART 2
「迪士尼经典动画明信片100张礼盒套装」
「米奇200%吊卡 潮玩礼物玩具摆件」
「米奇家族透明水晶积木系列」
—未完待续—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责任编辑: